人文青年|传承抗战精神 凝聚青年力量 ——人文社科学院成立“人文之光”青春榜样宣讲团
供稿:人文社科学院学工办;    审核:孙冬梅、曹洪涛;    发布时间:2025-09-23
9月22日下午,人文社科学院召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学生座谈会暨“人文之光”青春榜样宣讲团聘任会。16名参加纪念大会的师生参加座谈,学院党委书记孙冬梅参会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曹洪涛主持座谈会。
来自23级社会工作专业的王馨和24级法学专业的唐瑞凝同学,分别代表参加志愿服务和合唱团的同学发言,他们分享了在招募报名、排练演练、现场参演等环节的切身经历与感悟。王馨说:“通过参加此次纪念活动,让我对‘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唐瑞凝说:“本次活动让我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当我高歌《黄河大合唱》时,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他们的表现不仅践行了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服务社会”的理念,也体现了法学专业“明法笃行、坚守正义”的追求,展现了人文社科学子将集体荣誉扛在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学院唯一一名参加纪念活动的教师,学院团委书记陈晨谈到,“开学返校后,合唱团学生在开学典礼现场用庄严的歌声传播伟大抗战精神;志愿者们积极参与迎新工作,在新生报到现场继续用‘三米微笑原则’传递志愿服务精神。”
座谈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曹洪涛宣布成立人文社科学院“人文之光”青春榜样宣讲团,希望大家带着专业特色与青春担当,讲好红色故事、传递正能量,让“人文之光”照亮更多同学的成长之路。
孙冬梅书记为首批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书(由左至右:法研24 钱要博、社231 卢钰峥、社231 王馨、社231王思睿、法242 唐瑞凝)
学院党委书记孙冬梅为首批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书,并在总结讲话中对同学们提出“三好”希望:一是“学好”,要加强党史学习,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内涵,让宣讲有厚度;二是“讲好”,要用亲身经历和真挚的语言讲好有共鸣的故事,让精神有温度;三是“做好”,要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勤奋学习、服务社会的行动,让青春有担当。
人文社科学院“人文之光”青春榜样宣讲团讲将面向师生开展“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力量报效祖国”主题宣讲,引领全院师生赓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自觉肩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