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心灵之灯,铸育人之魂——51看片掀起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热潮
供稿:林青;    审核:刘国朝;    发布时间:2021-09-26
51看片
2020年,一位大山里的女子中学的校长感动了全中国。她说:“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我有一个梦想,我想办一所不收费的女子高中,把山里的女孩子都找来读书。我想改变一代人。”十二年来,她让1800多名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用向死而生的信念和力量把读书的魅力带进了大山里,带到了孩子们的心里,而63岁的她却身患23种病痛,她就是“燃灯校长”张桂梅。2020年9月4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张桂梅名列其中。9月7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号召教育系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按照学校工作安排,51看片依托教职工理论学习、教师党支部活动,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交流、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在教职工群体中掀起了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学院制作了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宣传海报,张贴在学院的公告栏中,号召老师们阅读“北建大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微信订阅号推送的《“燃灯校长”张桂梅——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文章,外语系教工党支部专门组织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学习。
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还是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都表示感觉受到精神的洗礼,被张桂梅老师的无私奉献和深爱学生的情怀打动,自发发来学习体会10余篇。有的老师感叹,张桂梅校长的事迹“让人看到了有尊严的美”;有的老师评价张校长“以一己最大之力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是我们众多普通人学习的榜样:未必高位高官高荣耀,却践行了高位高官高荣耀未必能成就的事业——伟大的利他事业”;有的老师表示“自己太小我了,想的都是怎么获得,没能有那样的情怀去付出”,以后也要到那里去看看有没有机会支教;有的老师认为“应该时常自省,面对困难或新的教学问题,多观察,多思考,多感受,与学生建立起真诚信任的情感联结,才能从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为今后的人生发展打好坚实充盈的基础。”
奋进新时代,作为老师,我们将以张桂梅校长的精神为激励,守立德树人之初心,挑“铸魂育人”之重任,为培养具有良好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化视野和丰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规划、设计、建筑人才贡献力量。
附:以下是老师们的学习心得体会摘录:
看过有关张桂梅老师的相关报道,被她的无私和忘我深深打动。
这世上还有如此为他人,特别是为女性付出的人;她的教育和善举,使很多原本就命运多舛的女孩子们,有了塑造自我,改变自我的机会,因为教育,因为张老师,使她们看到了人生和生活之美。
张老师身上更为可贵的是,作为普通人,以一己最大之力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是我们众多普通人学习的榜样:未必高位高官高荣耀,却践行了高位高官高荣耀未必能成就的事业——伟大的利他事业。
致敬这些忘我的平凡伟人,以他们为榜样,努力不负生命。
——陈素红
读了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想起前不久也在朋友圈的转发中读到关于她的另一篇文章,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有网友评论说,不要说什么魔鬼在人间,天使也与我们同在的,张校长就是人间的天使。还有网友说,读书有多重要,读过书之后会更加懂得。是的,张校长就是用自己向死而生的信念和力量把读书的魅力带进了大山里,带到了孩子们的心里。她用尽了自己全部的力气,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每一次家访,每一次在山里泥泞道路的跋涉,每一次忍着疼痛吃下药片,每一次清晨早早敲响的叫孩子们起床的铃声,都变成了一股股暖流和坚定的信念,流淌在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心里。我们常常倡导的“立德树人”,在张校长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教育是点燃一把火,相信等到这些得到关爱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奔向希望的生活时,他们身上也带着点燃别人的火种,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勇敢担当,无私奉献,如此传递下去,久久为功。这便是我作为教育者的初心,也是我作为教育者的使命和骄傲。
——鲍莉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对她的采访节目后,体会最深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应该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尽管自己身患多种疾病,却也要超负荷的工作,靠的是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
其次,我们应该学习她热爱学生的精神。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上,克服一切困难,像母亲般的关爱全部学生,不仅生活上关心他们,还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的关爱他们,与学生同住,同吃,精心引导,细心照顾。
最后,我们还要学习她努力实现其梦想的韧劲。她坚持培养学生,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成才,为了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她坚定信念,不懈追求,帮助大山里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大山,改变自身的命运。
通过对张桂梅实际的学习,使我明白,作为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对学生还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在生活上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事业上始终立足岗位,不断开拓进取,做好本职工作。
——侯平英
张桂梅校长是具有伟大情怀的老师,为中国乡村教育为中华民族最底层最被世界忽略的农村女娃,奉献自己最温暖的爱心,用生命坚守着一个老师最神圣的职责。大爱无疆! 看完她的事迹,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同为教育工作者,我要努力学习她的精神,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陈品
通过对“燃灯校长”张桂梅同志事迹的学习,我有很深的触动和共鸣。
诚然,张老师如此“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境界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身为教书育人和传道授业的老师,至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学习她的精神,拥有她那样纯粹无私的仁义与博爱之心。立足自身的教学岗位,虽然只是一名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对待每一位有缘相识的学生,无论学习基础、家庭情况、心理态度如何,都应该尽己所能去提供积极正向的引导和启发,让他们发自内心喜欢上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知识,感受到来自老师真诚的关心并愿意信任。作为高校教师,我们的教学环境或许比张老师要优越许多,但真正能做到关心学生胜于自己个人事务的教师却寥寥无几。教师教完课就走,只关注自己的学术科研发展;学生上完课就走,四年下来对这门课程的教师一点印象没有。教师冷漠,不主动关怀,学生麻木,不懂感恩,师生之间最起码的情感关联都丢失了,何谈拥有健康成长型的教学质量。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时常自省,面对困难或新的教学问题,多观察,多思考,多感受,与学生建立起真诚信任的情感联结,才能从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为今后的人生发展打好坚实充盈的基础。
——王隽
9月18日,我认真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迹,我对她产生了强烈的崇敬之情,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而钦佩。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
——叶青
通过学习“燃灯校长”张桂梅,我被其无私忘我和不畏艰难的精神深深感动。当年39岁的张桂梅丈夫离世、无儿无女、身处异乡选择了化悲痛为力量,扎根小城华坪20余载,把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通过爱心倾注到当地的教育事业之中,带领1600多名贫困女学生走出大山,撒播下希望,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新时代的“小城大爱”故事。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从她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学习她身上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不断学习。
——刘宏
感触最深的是她胸前的党徽。她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个永远心中以学生为重的好老师。为我们党员,特别是我们党员教师做出了优秀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张老师不仅将精力放在教学上,还注重教育的公平、教育的普及方面,为这些山里的孩子们创造了好多可贵的机会,这一点更值得学习。
——李昆鹏
张桂梅同志的事迹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同样身为女性,她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同为教育战线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把对教育事业的全部热爱毫不保留、全部献给学生。
我一定要学习她的崇高精神追求,始终能够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一定要牢记使命,不忘育人初心,努力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
我一定要学习她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桂梅同志放弃了到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虽身患病痛,却能够在教学岗位上几十年兢兢业业,身兼数职,无怨无悔。
作为一名建大的外语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教学岗位,勇于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为建大的外语教学工作贡献力量,为实现立德树人的宏伟目标不辱使命。
——孙华
在学校号召下,学习了“燃灯校长”张桂梅的事迹,非常感动她的担当和大爱。作为一名教育者,她的爱是自然流露。在被恶意揣度“沽名钓誉”和在被质疑“填鸭式教学”时,她有自己的坚持,并且能够有智慧地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 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她用最朴素的教育方法,托举大山女孩,为她们打开广阔人生,瘦弱多病的张桂梅老师是最有力量的大山之母。
张桂梅老师在采访中坦诚说到,不希望再接收一些旧衣服的捐助,旧衣服要洗、要消毒,没穿多久还坏了,最重要的是“都是小姑娘嘛,我们要让她有一种有尊严的美!”桂梅老师没有因为孩子们贫困,就让孩子自卑,这是她最高尚的教育理念。照片和视频中的张老师衣着朴素、在操场上拿着老式喇叭,她的所作所为让人看到了有尊严的美!
——朱姝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温暖的诗和美好的远方。沉湎伤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化悲痛为力量,变换道路,将爱担负己身,撒播爱的种子,给予每个家庭以期待,庄严许下对祖国未来的承诺,这就是张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人生。
每一位爱的天使都会令人心痛,因为她们在传播爱的同时,深藏着自己的悲伤。张老师燃烧自己,照亮孩子,若非拥有强大的意志力如何可以在术后24天,匆匆赶回,继续任教;若非对孩子们充满无尽的关爱,真切希望每一位孩子都可以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如何可以日复一日,坚持初心,披荆斩棘,奋战在自己的岗位,帮每一位孩子解决饮食、上学的困难;若非对于自己的坚守义无反顾,谁可以放弃尊严,乞求他人。为了谁,为了什么,可以如此?望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聆听着每一位学生大声喊着“老师好!”,感受着孩子们的气息与梦想,我们好似明白了,但又永远不会明白。这份感情被这根在风中熊熊燃烧的火柴明亮地书写着,描绘着属于祖国未来的壮美华章,奉献着属于自己的满腔热血。
“为了她们能够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短短一句话,实践着一辈子,张老师的这种精神如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前行与回家的路。
——邹艳
张桂梅老师像一支无私的蜡烛,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她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们要以张佳梅同志为学习载体,剖析自我,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心系于民。
——袁艺